
40年前的中越战争中,无数的军人用鲜血和生命,向人们讲述了什么叫勇敢与忠诚,正是他们的牺牲换来了我们幸福安康的生活。
3月22日,“雷锋精神伴我成长”英模事迹报告会在校举行。报告会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哈尔滨警备区、市教育局、团市委、省家缘扶贫救助基金会联合主办,校团委、国防学院、航建学院、经管学院、理学院共同承办。二级英模安忠义、一等功臣刘海洋、一等功臣王曙光与同学们分享了无畏生死的战斗经历,以及他们一生无悔的报国之情,鼓励同学们以雷锋精神为伴,树立青年报国鸿鹄之志。
“滚着也要拿下高地”
者阴山,位于中国云南省麻栗坡县杨万乡区域边缘,这样一个偏远的地方本无人问津,但因其地貌石灰岩溶洞较多,路少沟深,山势险峻,温差变化大,常年云雾缭绕,成为战争的险要之地。
1984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在者阴山战斗的危机时刻,安忠义所在的班接到夺取开阔地上的战略高地的命令。天还没亮,安忠义带领战友在雾中披荆斩棘,摸索着到达开阔地面。当战争打响时,为了不贻误战机,安忠义不假思索率先冲入雷区,与战友杀向敌方高地。没走多远,他便踩到了地雷,当他想再次站起来时却发现右脚已经被炸飞。顾不上流血与疼痛,他简单包扎后,连滚带爬地继续朝敌方高地前行,开完最后一枪,却又触及另一颗地雷,眼前立刻被红色充斥,昏了过去。经过半月左右的抢救,大大小小十多起手术,安忠义才最终被抢救回来。睁开双眼的他,再也无法看见这美好的世界,只剩下一条腿、一只脚。安忠义说:“我倒下的那一刻心里想的是‘滚着也要拿下高地’,我们胜利了,虽然我失去了一只脚和一双眼睛,但我一生无悔;我最后看见的是红色,那是我记忆中最美的颜色,它让我理解了五星红旗的意义。”
“扶我起来,我还能跑”
1985年参加边境作战,刘海洋担任211高地突击队队长,为夺取211高地,他身体多处负重伤,左耳失聪、右眼失明,他为同学们讲述了当年战争的惨烈,战士们用血肉之躯换取胜利那首壮美的歌。
211高地是战争胜利的关键,它位于敌军枪口正下方,想要夺取高地必须穿越枪林弹雨。因敌人火力凶猛,第一组与第二组战友们全军覆没,刘海洋带队第三冲锋小组经历了殊死搏斗,幸运地抵达高地,然后刚刚到达,他便头部中弹,被抢救下来后已是左耳失聪、右眼失明,但他请求大家把他扶起来,继续去作战最前方,因为他更了解前线的路,能更好地带领战友们夺取高地。刘海洋伤势严重,首长不同意他带伤作战,这一切最终都无法改变他的想法。刘海洋不负众望,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对胜利的渴望,他先后五次把自己的战友成功带到211高地上,为战争胜利打下了良好基础。高地拿下了,战争胜利了,“扶我起来,我还能跑”的故事永远不会被人们忘却,“扶我起来,我还能跑”的精神将永远传承。
“到最危险艰苦的前线去”
他是一名军校生排长,他可以不去参加危险艰苦的中越战争,但他三番五次给上级写申请书,请求批准他参加中越战争。王曙光终于如愿来到前线。
1987年,王曙光到著名的“李海欣高地”任见习排长,他初到前线的经历让他永生难忘。初到前线,他看到所有的军人都穿很少的衣服甚至不穿,他很不理解,他认为一名军人最起码应该注意军容。他报到时领导看到他穿得整整齐齐就知道他是新来的,并让他赶紧脱掉,因为前线天气很热,很容易起痱子,十分危险。前线所有的士兵都生活在一个猫耳洞里面。吃喝拉撒所有事情都在洞里解决,一切行动都必须弯腰或者趴着进行,因为如果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敌军发现。大家每天只能吃罐头和压缩饼干,没有水、没有菜,很多战士身体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即便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没有一个人退缩,“为祖国而战”这是来者的初心,即便献出宝贵的生命。
战争胜利后,王曙光没有同部队撤回来,强烈要求留守在“李海欣高地”,愿用一生守住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肩负时代重任做热血青年
三位战争英雄的讲述结束后,启航多功能厅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来自水声学院的高嘉羲说:“三位老兵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祖国的欣欣向荣,我将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为祖国的‘海洋强国梦’做出水声人应有的贡献。”国防学院的彭涛说:“三位战斗英雄的事迹,将我与自己曾经以为遥远的战争拉近了距离。战斗英雄们为祖国的尊严,无谓战争的惨烈宁死不屈,他们的气魄令人动容。作为一名海军国防生,我再次感到从军报国无上荣耀,我愿为国家的海军事业发展奉献终生。”
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当年的战争虽已时隔40年,战斗英雄大义报国的精神却历久弥新。英勇的战斗军人,是雷锋精神的践行者,更是我们心目中的楷模。当代大学生,将以雷锋精神为指引,主动肩负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争做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新时代青年,为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在奋斗中书写新时代的华章。
安忠义,在者阴山战斗的危机时刻,他强忍触雷被炸伤的疼痛,以惊人的毅力,横身向雷区滚进14米,用血肉之躯为部队开辟了通路,为战斗赢得了宝贵时间。战后被原昆明军区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王曙光,老山前线战斗英雄,1987年在著名的“李海欣高地”任见习排长,在战斗中被炸飞双脚,荣立一等战功。伤残后,身残志坚,先后在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获得法律硕士及法学博士学位。
刘海洋,1985年参加边境作战,身体多处负重伤,左耳失聪、右耳失明,他和他带领的连、排均荣立一等战功。走下战场,他始终没有忘记牺牲战友,数年来他已经寻找、安葬了20位久未入土的烈士,成为新时代的英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