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支部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组织联系基层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根据校党委《主题党日活动有关规范》,水声学院党委积极探索以立项方式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以项目化的方式组织高校教工、学生党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以此作为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重要形式,宣传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强化教工、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提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手段。
一、项目化党日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以项目化方式开展高校教工、学生主题党日活动,旨在以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新形势下高校教工、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充分调动高校党员参与主题党日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党日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实效性不断增强,进一步提高高校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党委的政治核心、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构筑与“双一流”建设及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相适应的基层党支部组织活动模式和运行机制,为激发广大党员师生干事创业的热情,以及高校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和思想保障。
二、项目化党日活动的原则
1.坚持制度化运行的原则。高校二级学院党委师生主题党日活动项目管理制度化,就是力求用制度来保障党日活动的项目化管理,并将优秀的项目活动成果转化为师生党建制度。如建立健全师生主题党日活动申报审批制度、中期考核制度、验收评审制度、交流推广制度等,确保学生主题党日活动的各个阶段有目的、有监督、有保障、出成果。
2.坚持过程化监督的原则。在确定师生主题党日活动项目之后,按照“谁申报,谁负责”的原则,做好党日活动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落实化的工作。坚持评审、考核、评价、推广的全过程监督原则,将党日活动组织实施过程层层分解细化,构建高校师生党支部组织员联系互动制度,深入到学生主题党日活动中指导具体工作,对党日活动项目推进工作情况实时抽查,促进高校党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坚持实效化评价的原则。在高校师生主题党日活动的申报和实际开展过程中,应避免片面追求形式的新颖,忽视党员思想教育和党员作用发挥的现象。这就需要校、院两级党委在指导、审批、评价主题党日活动项目时强调项目的实际效果,以提高师生党员先进性为最终目标,提升主题党日活动的育人功能。
三、项目化党日活动的具体管理措施
1.项目主题应具有时代性和育人性
当前,全党、全国都在认真宣传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作为二级学院党委就应把这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政治任务,精心策划系列项目主题,组织所属党支部和广大党员积极行动起来,积极参与进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满腔的政治热情开展好每一个主题党日活动,真正把十九大精神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在育人工作中,要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神为指针,把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落到实处,在项目主题设计上要突出在二级学院“七育人”的功能,让全体学生感受到在校得到方方面面的关心与关爱,使他们能够沿着正确的道路成长成才。另外,学生主题党日活动凭借其特殊的形式,在学生中起到导向性的标杆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到支柱作用。在主题党日活动选择中必须注重牢固树立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
2.项目内容应优中选优,以十九大精神、学校“双一流”建设、学生党员成长成才、促进全面发展为重点
首先,高校学生主题党日活动项目内容应紧密围绕高校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促进高校教风建设、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稳定工作,着重解决当前形势下影响高校党建工作的难点重点问题,为教学科研事业发展提供保障。
其次,紧密结合师生党员各阶段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结合“互联网+”时代特点,以师生党员喜闻乐见的活动来创新主题党日活动内容形式,提高师生党员参与项目活动的积极性,增强高校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师生党员学习党的科学理论。学习方式可以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个人主讲与讨论相结合、业务学习与理论学习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学习教育手段多样化,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工具和设备进行有影、有声教育,寓教于乐。
最后,主题党日活动的项目内容选择应注重促进社会发展、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加强师生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对于学生党员来说,鼓励广大学生党员运用自己专业知识技能服务社会、服务他人,党日活动走出校园,既锻炼了学生党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更提高了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能力。
3.项目过程中应注重发挥上级党组织主导作用和师生党员的主体作用
学校和学院党委应当充分发挥在高校学生主题党日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在项目申报审批阶段做好项目主题的筛选、调整和确定工作;在项目中期考核工作中,检查项目具体实施情况,并及时给出指导意见;在项目结题和评审阶段,检查主题党日活动的实际效果和作用;在项目成果交流推广阶段,协调各个师生党支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学习工作。实现主题党日活动中上级党组织的主导作用,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对确保主题党日活动顺利开展,促进党日活动成果长效化具有重大意义。
党员是具体主题党日活动项目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也是主题党日活动中受教育的对象。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体作用,才能提高他们参与主题党日活动的积极性,才能创新主题党日活动的形式,才能进一步提高师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使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和广大师生党员的内在诉求。
4.项目评价标准应以能否解决实际问题为标杆。高校主题党日活动项目应针对当前高校发展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高校学生主题党日活动立项初期,应采取调研考察,对预定项目可行性进行反复论证、党建专家咨询等,并以能否解决当前学校党建工作和学校教学科研发展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标杆,将操作性强、学生满意度高的进行立项。在项目结题评审、评奖评优过程中,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作为“激励项”加分,并将其作为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