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系列教学改革举措的推动下,截至2007年6月,我校2005、2006级本科生外语四级通过率再创新高,人文学院、水声学院、信通学院位列三甲。
据教务部门最新统计,2005级本科生外语四级累积通过率达76.45%,是自1999级以来通过率最高的一次,超出2004级同期通过率10个百分点。2006级本科生2636人首次参加外语四级考试,通过1765人,通过率达66.96%。人文学院、水声学院、信通学院通过率位分别达到85%、84.91%、81.41%
外语能力和水平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指标。学校高度重视大学外语教学,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和效率,创造良好外语学习环境:
——加大投入力度,在省内最早实现听、说、读、写课全方位多媒体教学。学校投入700余万元,建成大学英语多媒体语言实验室28个,共1394座。年底,学校还将新建成语音室20个,进一步改善多媒体教学条件,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和效果;
——自主学习与小班辅导相结合,对学生做到最大程度的个性化分层次、分类指导。外语系结合学生自主学习,摸索出了极具特色的8-10人小班辅导模式,以情景对话、角色扮演、课堂辩论、看图说话、话题讨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学生的口语和听说训练。该授课模式解决了困扰许多高校的大规模实行小班辅导的难题,受到了国内大学英语教育专家的认可,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实施分级教学,因材施教。学校从2005年起实施分级教学,对学生实行分类指导,解决了教师如何因材施教的问题,提高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科学考评学生英语水平,推行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外语考试新模式。突破“一卷定终身”的传统考试模式,创新了“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考评体系:加重学生平时作业、测试、自主学习和其它表现的分数比例,并在学期末增设了口语附加测试,让学生重视日常学习,也使课程考核更加科学合理,对教学起到良好的反拨作用;
——建立完善的自主学习体系。利用校园网“教学资源栏目”和“bb平台”,建设了基于网络多媒体的英语教学系统,为师生沟通与互动提供了必要条件;
——开展专项外语四级辅导。学校每年都花费10余万元,聘请校内有经验的教师进行外语四级专项辅导。辅导内容涉及听力、阅读、完型、写作、综合模拟等内容,参加辅导的学生中有240名学生通过了外语四级考试。
——院系齐抓共管,备考外语四级。各院系全体动员,考前帮助、督促学生严抓复习备考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检查寝室、检查晚自习、邀请外语老师进行考前辅导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外语四级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系列的外语教学改革措施保证了我校外语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有关负责人表示,为适应新的高等教育形势和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将继续立足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思路,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