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五月,工程校园风光旖旎,春风十里杏花飘香。美食城四楼餐厅也在这美丽的季节,迎来了它的春天。在这个繁花盛开的季节,后勤管理者们以他们的点滴努力改变了传统大学食堂的就餐理念,为师生“烹调”出环境美、味道美、服务美的美“餐”盛宴。开业一个月以来,“新装”餐厅以其简约时尚的颜值,精工细作的美味,智能新颖的管理方式,吸引了师生们的眼球、满足了他们的味蕾、征服了他们的内心。
让我们跟随本期【镜头】,走进美食城四楼餐厅,走进发生在那里的故事。同时,我们也欢迎你来稿,为校园建设建言献策。来稿请发gxzb@hrbeu.edu.cn,联系人:赵琳琳。请注明栏目投稿,并请标注您的联系方式。
颜值高 价格优
走进美食城“新装”四楼餐厅,高颜值的就餐环境,让人眼前一亮。

它的装修风格以时下流行的工业风为主基调,采用暖光照明,风格时尚、大气、温馨,深得年轻人喜爱。

餐厅装修注重细节,给用餐者带来了美感享受。各种绿植的摆放,使餐厅温馨又生机无限。“新装”餐厅打破了传统食堂整齐划一的布局,在这里既有标准四人台,又有吧台式就餐区,满足了不同师生的个性需求。

自选餐区的围栏设计,将取餐区与用餐区截然分开,取餐通道的设置使得整个餐区秩序井然。与其说是围栏,不如说是一项艺术装饰,围栏镂空的部分以箭头引导用餐者取餐方向。

餐具回收处也被精心装饰成“小木屋”,让师生在用餐的最后一站,心情也能保持轻松愉快。
据后勤管理员介绍,四楼食堂除了在就餐高峰期以外,其他的时间对学生们开放,为他们提供自习场所。

一顿色香味俱全的午餐如何售卖?同学们更加关心的是价格。一份点心+一份水果+一份荤菜+一份素菜+一份米饭+一碗汤,这样一份营养套餐价格十分美丽,仅需要7.9元,符合大部分学生的经济水平。
选择多 营养全
“新装”餐厅经过“升级”后,划分为智慧自选区、特色档口区、自助区。这三个用餐区菜品各异,价格分为高中低档,供不同饮食需求的师生自主选择。


智慧自选餐区由11大类共150余种食品组成,包括主食糕点、果蔬、副食、饮料汤品等。此餐区餐品与以往“大锅饭”的形式相比,制作更加精细,除了味道美,还注重餐品色彩的搭配与样式的摆放,真正做到了“秀色可餐”。

进入智慧自选餐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糕点类主食,花色繁多、样式新颖,粗细粮搭配,加上果脯、坚果的点缀,营养又美味。

据食堂负责人介绍,为全面改善师生的就餐品质,食堂以重金聘用专业糕点师傅负责四楼餐厅糕点饮食的制作。胡师傅曾在工信部举办的厨艺技能大赛中获得过大奖。
目前出售的所有糕点品种全部是由他一人设计制作,20余种不同的糕点,包含了胡师傅精益求精的态度与不断创新的精神。他说: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看见他亲手制作的糕点被同学们端入餐盘中。他仍在研发新的品种,为师生提供更加美味的糕点。

最近,在校园售卖火爆的杏花饼便出自胡师傅之手。杏花盛开季,到饮食中心品尝杏花饼、追忆军工情,别有一番暖意在心间。尝的是味道,品的是情谊,感受的是一所大学的情怀。


为满足不同师生的用餐需求,四楼餐厅还设有特色餐区。经过遴选共设立了八类特色项目,分为汤、粥、砂锅、铁板、盖饭、拌菜、麻辣香锅、零点小炒等。在菜品规划方面突出“新”的同时,学生们熟悉的“老味道”也悉数回归。特色餐区餐品制作采取明档加工,干净卫生、营养新鲜的食材经过大师傅们的现场加工,更像是一件件艺术品。

煎饼果子的售卖窗口自营业以来师生好评不断,杨凤静师傅每天要做700多份,回家后手腕酸疼,但她仍干劲十足,“大家喜欢我做的煎饼果子,我就一点都不觉得累……”
杨师傅在餐厅营业前还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领导将煎饼果子的售卖的任务交给她时,她对煎饼果子的制作过程一无所知。为了完成任务,她利用节假日到哈尔滨各处有名气的小吃店观察、学习,比较各家店的口味特色,经过反复练习,很快掌握了煎饼果子的制作方法,从配料、选材、到制作……从陌生到熟练,杨师傅练就了一身的好本领。餐厅营业后,杨师傅经常询问师生对煎饼果子的评价,根据他们的建议不断改进。


自助餐区每日提供30余种菜品,菜品分荤素围列两侧,分开结账,它的环形布局也使取餐十分方便有序。用餐者按需取餐,“吃多少拿多少”的取餐模式帮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避免浪费。便捷的设计与精美的菜品相得益彰,让用餐者享用美味的同时,也享受自助选择的用餐过程。

为满足师生的个性化需求,四楼餐厅还增设了包房,其中12人包间、20人包间各两个。包房环境清新素雅,菜品多为东北家常菜,食堂特意请来专业大厨掌勺,食材来自食堂统一供货商确保新鲜安全,菜品精工细作盘式精致,保证质量的同时价格也非常亲民,为同学聚会提供多样化选择。
这四间包房的来头可是不小,包房分别以辽宁号、蛟龙号、哈尔滨号命名,彰显工程style,我们注意到四间包房中只有一间最大的包房没有命名,餐厅负责人笑着说:“等到国产航母有了名字,我们就知道这个包房的名字了。”
智能化高效率
新餐厅除了颜值“升级”,智商也有一个“飞跃”。这次后勤集团特地为四层餐厅自选餐区配备了智慧售餐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智慧餐台和智能餐具组成,智能餐具内置RFID芯片,菜品价格可预先写入芯片内,智慧餐台可读取芯片内的价格,用餐时可任意搭配食品后进行统一自助结账,效率是传统人工结算的两倍。

自选餐区档口全部换装电子菜价牌,比传统菜价牌更清晰,还可显示菜品的热量及营养成分,用直观的数据显示用餐者的营养摄入成分和数值,帮助用餐者进行营养配餐。

智能结算系统,免去人工计价、刷卡的过程,方便用餐者的同时,提高了餐厅的工作效率,“三秒结账”成为可能。在结算时,用餐者只需将托盘放到餐台上,就可显示出菜品数量、总金额、卡路里等信息,再划一下饭卡就可自动结算,整个过程不超过三秒。
与从前相比,“新装”餐厅采取全新的管理模式,用工人员数量从原来的32人减少到现在的25人,有效地节约人力资源、减少管理成本。

四楼餐厅的重装营业一时吸引许多尝鲜的师生,4月16日-4月17日两天试营业期间,“新装”餐厅日就餐人数约4000人次。餐厅客流量巨大,可餐厅在就餐高峰期仍秩序井然,丝毫没有拥挤的现象,这得益于取餐与用餐区域的合理划分及“智慧餐台”结账系统的引进。
机电学院一名大四的学生说:“美食城四楼的餐厅给了我们毕业生一个大大的惊喜,在这里用餐环境好、心情愉悦,还能体验到智能化、现代化的用餐方式,在毕业前,一定要多来几次。”
小改变大思考
“民以食为天”,学生的饮食问题一直以来是我校后勤集团最为关注的问题。多年来,后勤集团对于食材的采购、制作的管理、餐品的定价以师生需求为第一原则,以师生满意为第一标准,在学校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食堂的每一个点滴变化都凝结着学校后勤人的辛勤汗水,以及他们对学校、对学生朴实而真挚的情感。

2002年12月,大学生美食城正式营业,距今已有15年的时间。四楼餐厅位于美食城的顶端,整个食堂的排风系统安放在棚顶,师生在四楼就餐时经常能够听到排风机工作的声音,致使四楼餐厅的客流量始终较低。这也成为困扰食堂管理者的一块心病。

为了改变四楼餐厅环境陈旧、客流量少的现实情况,食堂管理者想尽办法改善用餐环境,增加特色菜肴,如安装电视,开设饺子园特色餐区。

2015年5月19日,大学生美食城四楼自选餐厅正式面向师生开放,包括荤菜、素菜、主食以及水果等60余个品种,师生可以根据所需自主选择和搭配,所选择的食品不分荤素一律按照12元/斤称重收费,种类繁多的菜品、周到细致的服务给大家带来了用餐新体验。

2016年,后勤集团管理者利用培训学习的机会,分别对浙江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的食堂进行了考察调研,最终形成美食城四楼餐厅的改革方案。
2017年1月17日美食城四楼餐厅开始动工,后勤集团管理者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加班加点进行餐厅的装修改造工作,整个装修过程仅用了60天。为保证用餐环境安全,在餐厅装饰材料的选择上选用高品质、无毒无害的环保建筑材料。在进行窗口售卖食品的选择上,也是经过层层审核的,要保证四楼餐厅的餐品与美食城各餐厅餐品无重复,每种餐品的供应都要经过成本核算、价格制定,加工试做、专人试吃,根据反馈意见调整菜品,再到饮食中心进行审批,最终才可推出面向用餐者。每一个窗口的菜品推出都是历经层层考验才拿到“通行证”的,这一严密的流程让我校师生在食堂的用餐得到保障。


食堂的点滴变化,仅仅是学校后勤管理者服务校园建设、服务师生的一个缩影,他们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潜移默化的融入到工作当中,为学校在改革发展,争创“双一流”道路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策划】肖 飞 赵琳琳
【编辑】赵琳琳 王一勇 孔金震
【摄影】王一勇 金启威
【资料来源】后勤集团饮食中心
相关链接:
1、【镜头】后厨探访记 ——探秘美食背后的那些事
2、中国教育网:舌尖杏花季难忘军工情--哈工程的杏花饼你吃过没?
3、“程”里福利|哈工程“小美Plus”发布前夕,官方权威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