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2016毕业季】花开花落静待拾
作者
徐芳
来源
工学网制作中心
点击数
952
更新时间
2016-06-29

分享

又是一年毕业季,军号声还在耳边回荡,杏花才刚落英芬芳,济海湾旁杨柳仍在依依飘扬,十一号楼下徜徉的身影却早已模糊了最初的模样……

如果毕业如相逢般命中注定,又何必忧伤,四年的过往都是青春的回忆,如今的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愿有岁月可回首,亦有未来可奔赴,这一期,请随记者走进优秀的2016届毕业生,去探寻青春的多姿模样。

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

崔鹏,自动化学院12级本科生。大三任自动化学院团委副书记、大四任校学生会主席,目前个性化保研本校读研究生。

说起崔鹏,简单翻看他在大学所获奖项,几乎揽括了所有令人称羡的奖项:

2014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二等奖;第四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特等奖、一等奖;2015年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东北赛区特等奖;黑龙江省“三好学生”;“校庆工作优秀志愿者”称号……从学生干事到校学生会主席,从懵懂的新生走到了保研之路,这样的大学生活过的可谓是盆满钵满,但他有没有什么遗憾呢?“遗憾也有,就是自己学习成绩不是很突出,也没有拿到国奖。”正是他对自己的高标准,才造就了一个成绩好,科创好,能力强的“大神”。但这样的“传奇”也是通过点点滴滴的努力得以实现的,“我的时间都安排得挺满的,但不管怎样,我都会在晚上睡前看会儿书学习,总结一天所学的知识点。”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王海容,人文学院法学专业,12级本科生,获得学优保研资格,选择本校保研。

王海容曾组织过读书交流会,在那段时间,即便要忙着准备各种比赛,各种考试,她还是抽出了两天时间,和学弟学妹分享她的学习经历,她认真地说道,“到大学,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但是你得给自己做好打算,我大一的时候,想着玩,没怎么学习,大二的时候,发现自己落下了很多,我觉得我得给自己一个交代,为自己做个打算,我想保研,所以我开始努力学习,开始了每次认真听课,每次考前都认真准备。有一次,在考前三天,我的笔记本弄丢了,我急的重新整理一遍。我告诉自己,自己当初大一落下的差距,要自己慢慢补回来。”

怀着想陪在父母身边的心愿,她选择留校保研。这样执着的她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埋头走了三年,这一路撒下的汗水在今年浇灌出了鲜艳的花朵。

梦想要遵循自己的本心

徐美惠,经管学院12级毕业生,曾任第七届校素质教育基地主席,目前准备自主考研。

徐美惠,宛如名字里的诗意,眼角里都散发着温柔。2012年,她来到了大学校园,像大多数奔赴梦想的年轻人一样,然而,大学是个可以刷新认知的地方,或期待,或懵懂,或迷茫,心情复杂地踏上了远走的求学路。那么大学给她带来了什么改变?

“大家在初中高中期间都被管得很严嘛,到了大学,我就想着一边学习,一边做一点学生工作,谈个恋爱,开开心心地和好朋友一起玩……可是有一天我突然就感觉,自己所有的事情都是在循规蹈矩地做,都是在跟着别人做着这个年龄大家都在做的事情,自己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我就开始去找。我学的是国际金融与贸易专业,理论上来说,毕业之后就会去做销售,或者是从事外贸相关的工作,可在大三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希望的是,将来成为一名记者,突然就觉得,大学四年,从出生到现在二十多年,最重要的事情,现在发生了……”

徐美惠微信上的那张头像,是著名记者柴静灿烂的笑容。她在不断摸索中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这不正如柴静在《看见》里所写:许多事情,是因为有人相信,才会存在。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郑华声,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届毕业生,大三任院学生会主席,现保研至北京科技大学。

本院的同学对郑华声的名字都不陌生,其中一些是在新生报到处认识这位热心肠的学长。有人如是描述对他的第一印象,“第一眼,除了感觉像个大哥哥一样关切,更多的,是帮助学弟学妹时的匆匆身影。”

作为院学生会主席,他经常忙碌于各类学生工作,繁琐冗杂的工作令许多人半路退出,他说:“因为这是我喜欢的东西。这是我喜欢的工作,我觉得自己投入其中很快乐。我也希望,大家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都能着怀揣服务精神,要有为大家服务的意识就好。”

这样热心善良的他,带走了青春的回忆,更留在了别人的回忆里。

与其无悔一场,也要不负勇往

李延杰,经管学院2016届毕业生。目前已经拿下全球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普化永道offer,十月正式赴北京入职,曾任中博城通公司重庆分部招生主管。

2013年夏,大二,正是大学生活过的最舒心的一年,没有大一的懵懂,也没有大三的忙碌,此时的李延杰,不同于其他同学的是,多了一份居安思危的警惕心,在无意间了解到国际注册会计师后,自己开始着手自学。对于三年左右的学时而言,选择自学是一个多么大的挑战,但他毅然决然的选择坚持。2014年夏,中博城通公司进驻哈尔滨,他看准了机会,自告奋勇申请在公司实习。由于出色的表现,不到一个月,他便被公司转正。2015年夏,大三的学长学姐都开始了着手考研,他也一样,试图考虑着研究生的道路。决心一定,便开始了每天五点半起床,一整天泡图书馆的计划。整整1个月,都保持着雷打不动的作息时间。

“但我开始思考考研这条路到底适不适合我,一个月的时间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不适合我的路,再努力下去都没有用,我最终决定放弃了这条路,但我努力过,真的用心努力过,我就不会去后悔我现在的决定。同年9月,我开始了向四大网申的漫漫长旅,接着就是各种网上测试OT、各种面试。直到我兴奋的拿到北京普华的offer”。

李延杰不属于学霸,也不是什么社团风云人物,但他却迈出了大学的一大步。相对与其他人而言,他的成功,更多的是源于他对自己大学生活的完整规划,以及对机会的穷追不舍。那句“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说的,就是他吧。

校园里的毕业骊歌日渐消散,黑白相间的学士服又收进了库藏,淅淅沥沥的雨滴又该向谁诉衷肠。

祝全体12级毕业生,毕业快乐,前程似锦!

编辑:B_xufang  审核:coast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