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第十一届全国“挑战杯”:我校获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
作者
董轶文
摄影
王欣
来源
校团委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09-11-02

分享

10月28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学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我校在比赛中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并获高校优秀组织奖。

本次以“科技放飞梦想、挑战成就未来”为主题,吸引了全国1000多所高校的数百万大学生参与其中,成为历年来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届赛事。最终进入决赛的参展项目1106件,其中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343件,自然科学类作品763件;入围高校432个。

我校学生李煊等制作的作品《可伸缩叶轮式爬楼机器人》和王康等制作的作品《变攻角升阻力混合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获得二等奖。李灵东等制作的《新功能材料传感器的研作及综合运用--多传感器集成移动平台》,陈晓博等人作品《履带式水底爬行ROV》,雷雨等人的作品《一体化除藻产氢系统开发》获得三等奖。比赛期间,《可伸缩叶轮式爬楼机器人》受到新华社、《光明日报》各大媒体的争先报道。

决赛期间,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魏潾赴北京参加了竞赛开幕式并看望了参赛师生。在本届“挑战杯”决赛中,校团委首次组织了由院系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等共24人组成的观摩团,现场感受“挑战杯”的比赛氛围。在决赛现场,观摩团成员与参赛学生一起学习比赛经验,并与各高校师生交流,为备战下届“挑战杯”积累丰富经验,打下良好基础。

“可伸缩叶轮式爬楼机器人”现场演示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经过20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吸引广大高校学生共同参与的科技盛会、促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创新摇篮、引导高校学生投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渠道、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的实践课堂和展示中华学子创新风采的青春舞台。

本届竞赛期间,主办单位还联合上海世博局设立了世博专项竞赛,共有385件作品入围专项竞赛决赛,我校5件作品获奖。陈岩等制作的《第二代基于帆动力的海上风力发电平台》,姚石磊等制作的《变攻角潮流能发电水轮机》获二等奖。王依兴等制作的作品《智能化农田生产管理系统》,杨作军等制作的作品《基于DSP的LED三维仿真显示技术》,张英浩撰写的学术论文《上海世博会建筑群后续利用的SWOT分析与其对策研究》获三等奖。

编辑:U3_xiaotuanwei  审核:coast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