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启航讲坛】王义遒教授解析象牙塔内的追梦之旅
作者
王学惠
摄影
张轩
来源
制作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09-10-31

分享

10月30日晚,启航讲坛第68期暨新生入学教育专题报告会在启航剧场举行,北大教授王义遒教授为工程学子带来一场主题为“象牙塔内的追梦之旅”的精彩讲座。

王义遒教授首先表达了对哈军工前辈及哈军工优良传统的崇敬,他希望每一位哈工程学生都能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每时每刻,继承和发扬哈军工精神。

王教授主要从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的不同、大学学什么以及怎么学三个方面为同学们剖析大学生活应该怎么过。他指出,大学学习不同于中学学习,大学学习具有“定向性、自主性、学用结合、学创结合”四大特点,其中“自主性”是二者最主要的区别。

在谈及“大学学什么”时,王教授认为,大学学习的并非专业知识,而是两种态度和两种能力,即学习的态度,学习的能力、对人的态度、交流的能力,并结合21世纪世界发展的六大趋势向同学们论证了这是世界大势对大学生提出的具体要求。

讲座中,王教授还引用季羡林、罗荣渠等前人的成功范例详细讲述了大学应该怎么学,并着重强调了主动学习、带着问题去学习和广泛涉猎等方面的重要性。

王义遒教授讲座的内容结合了他数十年从事教育事业的经验,讲解细致而不乏生动,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讲座最后,王教授耐心地对观众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解答。

延伸阅读王义遒:构建一流大学 我们最缺的是什么?

【嘉宾简介】

王义遒,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国际无线电科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我国波谱学和量子频标领域知名专家;高等教育管理专家、教育家。

他率先发现了氟化物晶体中核磁共振化学位移规律及其与溶液中位移值的关系。1965年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原子钟——光抽运铯汽泡原子频标,为我国国防、航天、通信、计量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还主持研制成我国第一批批量生产的“光抽运铷原子钟”,这项高科技成果在我国几项国防科研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授予重大成果奖。曾因首创激光抽运铯束频标的长期性能而获1993年中国物理学会饶毓泰物理奖。他领导的课题组在激光冷却和囚禁原子方面有许多国内领先成果,如首次得到铯原子磁光阱、光学黏团、原子喷泉,稳定实现了铷原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和原子激射器等。合著的《量子频标原理》是我国时间频率标准领域首部奠基性著作。他秉承北大严谨治学之学风,以教育创新为己任,在教学改革、培养科技人才、科研组织和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中业绩突出,著有《谈学论教集》两集。2次荣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曾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

编辑:B_zhangxuan  审核:coast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