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校首届毕业金榜揭榜仪式暨优秀毕业生颁奖典礼上,水声学院获得了“最优学风年级”和“最佳学习先锋寝室”两项荣誉。
基础课成绩全校第一、外语四级通过率100%、六级通过率71.3%、科技创新普及率100%、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就业率100%、升学率67.8%……在学风建设的各项硬指标面前,水声学院2007级本科生当选为“最优学风年级”毋庸置疑。
6名成员均为中共党员,总平均成绩92.47,共获得37人次校级奖学金、3人次国家奖学金、2人次国家励志奖学金、2人次校英语学习奖学金、1人次校创新奖学金,寝室四六级一次通过率100%,均获得保送研究生资格……水声学院8公寓413寝室被评为“最佳学风寝室”,当之无愧。
作为连续6年的“省学生工作先进集体”、我校唯一一个“学风建设先进集体”获得者,水声学院在学风建设工作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念和机制。如今,“以基础课程学习、英语四六级考试、学生科技创新等为载体,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学风建设工作”已经成为了水声学院“代代相传”、“根深蒂固”的一贯思路和成型做法。让我们走近水声学院2007级学生中的杰出代表,追踪水声学院学风建设工作的全过程。
基础课程学习篇
2007级本科生143名,基础课程始终保持全校第一名,凭借扎实根底,45人保送研究生,49人通过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人申请出国并获得Offer,升学率达67.8%。
“感谢亲爱的母校,为我们提供了优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及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机遇;更重要的是母校凝结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积极的生活态度、严谨的求知精神和永不言败的性格。‘大工至善,大学至真’,是深深镌刻在我们每个工程学子身上的军工魂……”这是孟凡红在毕业金榜揭榜仪式暨优秀毕业生颁奖典礼上的发言。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同时也是校毕业金榜荣誉的获得者,孟凡红带着对母校的深深感激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孟凡红,“最佳学风寝室”8公寓413寝室长,本科阶段平均成绩94.13分;共获得校级以上荣誉27次,被评为黑龙江省三好学生以及省高校优秀毕业生……
660分,孟凡红以优异的成绩敲开了大学的校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伴随着困惑随即展开。首先,她要解决自己最大的困惑——我的专业将来能干什么?入学教育为她拨开了迷雾。通过与院系领导和高年级学长的座谈,孟凡红了解了专业的基本情况及发展前景。辅导员和班主任也结合她的特点,对她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引导与帮助。“经过入学教育,我才知道,我们应该尽快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而且我清楚地知道了,大学生活的中心仍然是学习。”
刚刚步入大学校门,孟凡红和很多同学一样,不能掌握适合的学习方法。这时,院系送来了“及时雨”,安排高年级学生“传、帮、带”。孟凡红清晰地记得,在第一次班会上,她和2006级对口班级的学长结成了对子,从此,学长便成了她的学业生涯规划顾问,帮助她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十万个为什么”。
“每周,辅导员都会到课堂听三次课,不定期去学生寝室两次,还要开一次班长和团委成员例会。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就是学院著名的‘三二一’制度。由于经常和我们沟通,老师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了如指掌。”孟凡红不怕课堂考勤,因为她从不逃课。“作为学生干部,老师要我们以身作则,给班级同学做个榜样,带领大家共同进步。而且除了学习,我还要挤出时间来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因此,我更加注重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大学的第一次考试,孟凡红很紧张,不知自己在这块“试金石”面前会表现如何。幸好,班主任和辅导员及时组织班级内部举行了学习经验交流会,并联系授课教师和成绩好的同学为大家讲解学习重点以及学习技巧。在之后的大学生活中,孟凡红也曾多次为大家做考前辅导。“最让我骄傲的是,我曾经给大家做“线性代数”的考前辅导,那次考试,整个专业没有一个人挂科”。
英语四六级考试篇
年级英语四级通过率100%,水声学院2007级学生创下了我校历史上的又一个“首次”。学院连续4年获校外语学习最佳组织奖一等奖,2008-2009年连续两年获得“全国外语四级统考通过率第一名”。
“就我个人而言,外语学习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应试学习,一部分是兴趣学习。为了通过英语能力测验,我会有重点地针对考试进行专项训练。为了提高外语综合能力,我会通过阅读外语刊物、观看外语电影等方法来培养我的语感,提升我的听说读写能力……希望我的方法能对你学习英语有所帮助”——这是李晴发给日本朋友武石直树的邮件中的一段。为了帮助武石直树学好外语,李晴经常和他在E-MAIL上沟通。
让我们看看李晴的外语学习成绩:四级考试583分,六级考试586分,托福98分,托业915分……
李晴是水声学院本硕博连读的学生,她,还是学院保研成绩第一名。因为在大二下学期被派到日本东京电气通讯大学学习,同学们笑称她是“海归女博士”。一年的时间里,李晴顺利通过了日语二级、一级考试,拿到了日语考试的“最高文凭”。“我从小就喜欢学习语言。不过,能够顺利通过日语考试,更主要的是得益于我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的良好习惯和语感”。
早在上高中的时候,李晴就知道一定要拿下英语四六级考试这两块“敲门砖”。凭借过硬的英语基础,李晴对顺利通过四级考试信心十足,可她每天还是会早早起来,六点半准时到达21B的大厅,参加学院组织的晨读。百余人的英语晨读颇为壮观,而辅导员也会准时出现在21B的大厅,和同学们一起研究“ABC”。
作为班级英语学习小组的成员,李晴会和其他成员一起制定班级整体的英语学习计划,在每天的晨读中安排形式多样的单项练习,不定期举行备考会和答疑、检查同学们背单词的情况。临考前,学习小组还会在班级召开研讨会,班级的所有同学都会发言,讲解考试的注意事项和各自的学习心得。在会上,李晴一定会把自己总结的考试要点和答题经验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
学院每周都会举行三次模拟考试,李晴要求自己在每次模拟考试中都要取得好成绩。“每当想偷偷开小差的时候,就会想到辅导员拿着沉重的考卷赶往模拟考试考场的样子,想到其他人埋头认真答题的样子,想到因为成绩下降父母担心的样子。”就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一点一滴的进步,李晴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
每周四天英语晨读、三次模拟考试,二次专项训练,一次专题总结。水声学院的辅导员和学生们严格执行了这个外语学习“四三二一”制度。“不过,大家学习英语也要掌握一个度,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四三二一’制度要大家每周总结一次,可是我认为,每次模拟考试之后,都要及时总结”,李晴发表了自己的不同见解。
学生科技创新篇
科技创新普及率100%,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在国际、国内数学建模大赛、电子大赛等竞赛中屡摘桂冠,6名学生获得个性化推免资格。
“我相信,只要勤奋,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就一定会成功!凭借一些大赛的奖项以及发表的论文,我几乎没费什么劲就拿到了个性化保研的机会,这也是对我的辛勤努力的回报吧……”这段话来自魏波的《我的个性化保研之路》,这篇文章获得了学校学习经验征文比赛的一等奖。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魏波:070512班班长,兼职辅导员,曾获校TI-DSP创新设计竞赛二等奖、全国TI-DSP大奖赛一等奖、黑龙江省电子设计大赛三等奖、TI大陆—台湾邀请赛佳作奖,发表论文数篇,凭借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获得个性化保研资格……
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华丽转身后,魏波马上就给自己制定了明确的目标——保研。比起坐在教室里学习理论知识,魏波对实践方面的工作更感兴趣,于是,他决定另辟蹊径,走个性化保研的路线。
为了把“个性化保研”的“蹊径”走成“通途”,魏波着实投入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不过,大一的时候,魏波还是把重心放在了学习上。这一做法,为他今后的科技创新活动打好了理论基础。“我在给低年级同学做科技创新活动指导的时候,都会建议大家在大一的时候学好基础课程,在大二成绩稳定、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再去接触一些基础的科技创新活动。”
大二下学期,魏波开始参加一些基础类的科技创新活动。通过观看郭天祥的《十天教你学会单片机》视频,魏波开始了单片机的入门学习。渐渐地,同寝室的同学也对单片机产生了兴趣,大家开始关注校内关于单片机的讲座,交流关于单片机方面的信息和知识,并逐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再后来,魏波和寝室同学的科技创新热情带动了整个班级。“整个院系的二分之一奖项是由我们班获得的,而我们班奖项的二分之一是由我们寝室获得的”,魏波骄傲地说。
随着科技创新在整个校园的“爆红”,水声学院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为学生科技创新提供更多的软硬件支持。“我们专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更高端,更贴近专业。除了‘一院一品’的DSP大赛,学院也积极鼓励我们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和比赛。学院不仅提供场地、设备、资金,还派专门的指导教师给我们做题目解析、方案确定,帮助大家做技术攻关和整体效果调试,指导大家如何在预答辩、论文写作和ppt展示环节取得好成绩。”在天时地利的条件下,魏波先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
由听讲座到做讲座,由被指导到指导别人,魏波说自己一直都很忙,忙着投入,也忙着收获。他意识到,个性化保研成功只是他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收获之一,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学会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才是更宝贵的收获。
记者手记:“染于苍者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通过对学生进行抢前抓早的入学教育和体系完善的学业指导,帮助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树立良好的班风和寝风,从而建设起好的学风,学生浸染其中,全面发展自然水到渠成了。恰如水声学院党委副书记郭践实所说:“学风建设绝非是单纯抓书本学习,而是营造一种优良的成才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各方面成绩、能力都能够得到提升,最终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