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聚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内涵解读(四)
作者
教学评估与教师发展中心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469
更新时间
2015-03-23

分享

(四)培养过程

此项目含四项要素: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

4.1教学改革

(1)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及政策措施;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

(3)教学及管理信息化。

内涵说明:教学研究与改革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学校应将教学改革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推动力,将教学改革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教学改革与研究变成广大教学工作者的自觉行为。学校应大力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4.2课堂教学

(1)教学大纲的制订与执行;

(2)教学内容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科研转化教学;

(3)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

(4)考试考核的方式方法及管理。

内涵说明:课堂教学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学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订课程教学大纲,并严格执行。教师应积极把科研成果中反映的问题带到课堂教学中,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进入课堂的课程资源。应重视教学方法研究与改革创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加强对考试考核的规范化管理,积极推进考试考核方法的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

4.3实践教学

(1)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2)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开放情况;

(3)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的落实及效果。

内涵说明: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及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实践教学体系要着眼于学生就业岗位和发展需要,围绕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来构建。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军训、社会实践等。学校应切实做好实践教学的组织工作,一是要完善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工作规范;二是要在实施计划中明确具体开展教学的时间分配及时序安排;三是要落实实践教学的场所,包括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各类实验室、开展实践活动所需的各类功能教室等;四是要做到经费分配合理、使用规范;五是要做到指导教师数量合理、资格具备,满足相应实践教学环节需要。

4.4第二课堂

(1)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与保障措施;

(2)社团建设与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及育人效果;

(3)学生国内外交流学习情况。

内涵说明: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是人才培养大系统中的两种重要路径,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续和补充,不应游离于第一课堂教学教育范畴之外,成为简单的教育加法,而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通过第二课堂来实践第一课堂学到的知识。因此,学校应建立并完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支持各种类型健康向上的学生社团和俱乐部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注重建设美丽的校园环境和浓郁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感染、熏陶和激励;充分利用学科和科研资源,为学生提供研究的环境,支持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更多国内外跨校和跨文化学习交流的机会。

编辑:B_lijiaheng  审核:B_lijiaheng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