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系列专题讲座第二讲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系列讲座之二:建设符合研究型大学特征的本科教学
作者
霍萍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09-03-30

分享

3月27日,学校在逸夫馆东安报告厅举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培训专题讲座第二讲,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陆靖教授应邀作了“建设符合研究型大学特征的本科教学”的专题报告。

全体校领导,机关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负责人、离退休老干部代表等出席听取讲座。

基于复旦大学校自身校情和发展建设经验,陆靖教授在报告中提出个性化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指出高校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公共教学行为与个性化教育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选拔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复旦大学本着建设和谐社会与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为学生创造选择课程与专业的机会,并为学生提供指导,保证公平。复旦大学为学生创造的机会,一是选课机会,学生通过选择课程最终确定主修专业。设立自由选修学分机制,打破专业壁垒、开放课程,让每一个学生有自由发展的机会。二是选择专业的机会。开放转专业,课程设置上为学生理性选择专业建立无障碍通道,以期解决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和专业设置的有限性矛盾,并为学生开设第二学位和第二专业,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三是创造研究的机会。研究应该成为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变被动灌输为主动探索,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与名师博导交流的机会。四是为学生提供表达自身、感受多元文化的机会。他指出高校应该培养学生领袖的胸怀,对不同文化的宽容度。

陆靖教授最后强调,学校不是简单的课程超市,课程开放不等于无序。学生并不了解学科的内在规律,学生选择的机会越多对指导的需求越强烈,学校还要为学生的选择提供指导。学校要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衡量一个培养方案是否是高质量,关键在于能否使学生清晰无误地明确培养目标。要确立终生教育的观念,重构通识教育体系已经成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趋势。教育不仅要为学生的第一份职业提供帮助,而且要为学生的最后一份职业也能提供帮助。他最后指出,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国际化视野、社会管理的能力、关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正确世界观和逻辑思维能力。

编辑:UX_huoping  审核:小飞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