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学院党委围绕抓好学科、专业两个建设和师风、学风两个作风构建党建工作体系,不断明确工作职责、强化服务功能、丰富建设内容,构建了多方位保证服务体系,为学院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保证监督和支撑作用。
核学院成立至今不到五年,学院党委不断在民主集中制、思想政治工作、师德师风建设、宣传学习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安全保密管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对学科专业建设的宏观指导和监督,以师风建设为工作重点,着重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教书育人。以学风建设为工作重点,着重于建立学生培养的引导机制和评价体系。
为更好地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学院党政工作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形成有机整体。在学科专业规划上,分党委直接参与、组织、督办学科专业规划,师资队伍规划,实验室建设规划的制定工作。一是保证规划按期完成,二是保证规划的前瞻性,三是保证规划中协调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的平衡发展。
学院确立了思想品德好、辨识能力强,掌握现代核科学技术知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了与国际接轨,依据美国工程与技术鉴定委员会即ABET制定的毕业生必须具备的11种能力,结合核工业的用人要求,探索构建了“诚信律己、团结协作、科学精神、社会责任”为主要指标引导的评价体系。为了使学生尽早的了解国际和国内核工业的过程与系统,在入学教育阶段就请外国专家、国内知名专家、我校知名校友到校宣讲。2006年以来,每年组织10场左右报告。社会实践中,核学院主要以秦山核电站和中国核动力研究院为两大实践基地,分党委事先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和学生辅导员,研究各个环节,选择实践中要了解的社会问题、建设问题、运行问题、安全问题以及核行业的用人标准等。为了强化学生工作,分党委与行政领导班子一道促进学生的养成教育,推行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组织工作。促进了学风工作的快速转变,核学院061514班学生自治的方法和经验得到学校的认可并在进一步推广中。
针对学院教师队伍年轻化的特点,为抓好师风建设,树立好年轻教师“教学观”,学院党委一方面建议加大示范教学力度,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毕业设计中,加大听课强度,积极反馈听课意见,直接参加审阅毕业设计论文;另一方面利用学院每年的学术交流会和教学研讨会进行教育和引导。2008年,以《新时期青年专业教师的素质与责任》和《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书育人》两大主题,分党委领导以教师的身份与青年教师研究交流,共同讨论,将思想政治工作融于教学环节中。
以凝聚力工程开展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作用。学院党委关注“师生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为师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把思想政治教育同为教职工办实事结合起来,把党的建设同推动学院事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建立事业凝聚机制、管理凝聚机制、感情凝聚机制、利益凝聚机制等多种机制,在事业上激励人、感情上亲近人、生活上关心人,不断增强学院党组织的内聚力、辐射力和师生员工的向心力。
经过四年半的建设,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专业建设以及学术影响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院现有海外学术大师1人,海外学术骨干10人,2名工程院院士,争取到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一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申报成功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原国防科工委批准建设反应堆工程、核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3个国防特色紧缺专业,并获得教育部的批准;成功举行了和谐核能国际会议。本科专业由1个扩展到4个。每年走出校门的本硕博加各类培训生约500人,已经成为国内重点高校中最大的核工业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科研基地之一。